深度 | 建一座马拉松荣誉殿堂,而不只是一段42公里的道路

1月25日,中国马拉松年度盛典在上海举行,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杂志荣获2017中国马拉松推广贡献奖,这也是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杂志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。



在年度盛典上,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出版人谭杰做了题为“以尊重和自信为基石,塑造中国马拉松文化”的演讲,提出“建一座马拉松殿堂,而不只是一段42.195公里的道路”,以“请客吃饭、全民健身、快、体育精神、我要上奥运、荣誉殿堂”等6个关键词对2018年的中国马拉松现象进行了梳理,以下为演讲全文。




以尊重和自信为基石,塑造中国马拉松文化

 

各位中国马拉松大家庭的成员,大家下午好:

 

我是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杂志的出版人谭杰,也是一名跑者。在座的诸位举办了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马拉松赛事,我知道一会儿会有跑者代表的发言,但我还是想先代表中国的马拉松跑者向诸位组织者表示感谢,谢谢你们过去一年,牺牲了那么多的周末,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,办了这么多令人难忘的好比赛,还被我们挑肥拣瘦,还被我们吐槽。谢谢你们,向你们致敬。

 

下面我开始我的演讲,先解题,“以尊重和自信为基石,塑造中国马拉松文化”。

 

现在大家都在说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对于诸位而言,初心是什么?

 

为什么要办马拉松赛事?办一场比赛,希望送给参赛选手什么东西?对于跑者而言,为什么要跑马拉松?跑一场比赛下来,希望得到什么?

 


我想,作为一个组织者,如果他只想送给跑者一块奖牌、一张证书、几瓶水、几根香蕉,那么,他办的就只是一个赛事。而一个参赛选手,如果他从一个比赛中只想得到一些水、一些好吃的、一块最好特别值钱的奖牌,那么,他得到的,也只是一场的比赛的完赛。

 

但是,如果办一场马拉松赛,组织者最终送出的是尊重,对于跑者和对于这项运动的尊重,而跑者跑一场马拉松赛,最终收获的是一份自信,是一份荣誉,那么我觉得,这才是马拉松文化。

 

我今天的演讲,还有一个副标题,建一座马拉松荣誉殿堂,而不只是一段42.195公里的道路。所以,我对于马拉松文化的理解,就是这三个概念,尊重、自信、荣誉。

 

去年我用了6个关键词来解读2016年的中国马拉松文化现象,今年仍然是6个关键词。

 

第一个词,请客吃饭。

 


这是《中国马拉松领跑者》杂志去年11月份做的一个选题的关键词。完整的标题是,马拉松补给是加油站,不是请客吃饭。

 

选题的源头,是因为我参加的首届成都马拉松,我不知道成都马拉松但组织者在不在,我想说成都马是一个好比赛,而且有潜质成为更好的比赛。比赛当天,我在到达终点之后,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儿,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发生。然后我就看到一个中年跑者在到达终点之后,马上掏出手机,打开视频拍摄功能,交给一个旁观者。他说自己是一名律师,每次跑完都会马上录制赛事点评,然后放到网上发布。我就听了一会儿,听完之后,我很震惊。因为我听到他说,这是他跑过的40多个比赛中排名倒数第三的比赛,因为,比赛补给除了水、饮料、能量胶和香蕉之外,什么都没有……

 

我不知道他还想要什么,其实他可能忘记了,成都马拉松是准备了小面包和榨菜的。当然,没有更多的鸡鸭鱼肉和瓜果梨桃。

 

我想,如果一个跑过国内国外40多个马拉松的律师跑者,对于马拉松补给的理解,还停留在请客吃饭的层面上,那么中国马拉松文化的建设,真的是任重道远。

 

那期杂志还采访到了马拉松办公室主任水涛,他说的一句话被用做了采访的标题是,“如果过份关注吃,那就太业余了”。

 

当然,他这句话是在评价跑者,但我认为,也可以用来评价赛事组委会。所以,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杂志在补给问题上的态度,或者说对于马拉松饮食文化的态度是,“办马拉松不是摆流水席,跑马拉松不是吃自助餐”。

 

很多跑者都对这个话题进行评论,有一类评价是说,这些跑者都是被组委会惯的。最近几年的马拉松年会,如果我有机会发言的话,我都会给组委会卸包袱。我今天再卸一次,一个组委会,不要过份迁就快乐型跑者,不要被泛滥的所谓跑者民意所绑架。

 

《中国马拉松·领跑者》作为一个媒体,会为专业的赛事打气助威,会与跑者们一起,公正地评价一个赛事。我们也希望,中国马拉松大家庭内部,大家能够对于标准产生共识,能够公正地评价一个赛事,这才是共同营造中国马拉松文化的一个基础。

 

第二个词,全民健身。

 


关于前一个关键词,再多说两句,我发现可能很多年轻多赛事组织者不知道这是一句毛主席的语录,我就把这句话补充全了: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俭让。革命是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。

 

总之,马拉松和革命一样,都有残酷的一面。

 

今年全运会马拉松赛事一个很残酷的瞬间,就是一名专业女选手在终点前踉踉跄跄摔倒又爬起来,没人扶,最后基本上是爬过的终点,她的名字叫王刚红,就是封面上这位。

 

这次马拉松赛之后,我们讲了三个故事,第一,王刚红摔倒,为什么没人扶?因为吐槽的人又不少,说组织者服务不到位等等。这个故事很好讲清楚,因为这是一场比赛,这不是很多人相像中的快乐跑者,如果有人去扶她,她可能会被取消资格,她们全队的四年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。所以,不扶才是真正的服务到位。

 

第二个故事,比赛当天,30多度,终点地表温度,我听说40多度。但是,群众组的参赛选手全部安全,为什么?一是保障及时,二是这个比赛是全运会的群众组比赛,有门槛,男子5小时,女子5个半小时。就这个限制,筛进来的,基本上都是严肃跑者,严肃跑者就意味着,更了解自己的身体,更加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。

 

第三个故事,比赛当天,很多准备进行化妆跑的选手被禁止入场,有很多个孙悟空的很多个金箍棒都被缴械没收了。

 

讲这三个故事,就想说明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关系,以及我们所理解的全运会马拉松比赛设置群众组的意义:不办出一场竞技意义上的好比赛,不足以谈全民健身;只有经历过竞技体育的残酷,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民健身。

 

全民健身的意义,不仅仅是全民健康,还包括全民更好地理解体育。

 

第三,快。

 


一年之前,在中国马拉松大家庭的氛围中,大家还是很忌讳谈论“快”这个字的,大家出于安全考虑,更愿意谈论“慢”,我们在各种比赛的场合听到各种不要冲刺、不要追求成绩的告诫。

 

但是到了2017年,我很惊喜地发现,很多赛事敢于标榜自己的快速属性,有品牌去年上马期间推出一个口号,叫作,“有种快叫上海”。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,但也是应运而生的。

 

关于中国马拉松的快,数据是这样显示的,2017年3月无锡马拉松赛250多名中国选手跑进3小时;9月的北京马拉松,那么热的天,331名中国选手跑进3小时;11月上海马拉松,364名中国选手。全年的统计,我的估算是,跑进3小时的中国选手达到1000人。

 

另外一个数据,2017年北京马拉松跑进4小时的中国选手9018人,其中男选手8362,女选手656。作为对照,同年的纽约、波士顿、柏林和芝加哥马拉松,进入4小时的选手数量分别为1.33万、1.72万、1.56万、1.10万,而这四个赛事的总参赛人数都超过北马。

 

这说明,中国人越跑越快了。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,越来越多的赛事组委会开始善待快速跑者。

 

马拉松,归根结底,是一场竞赛,跑得快的人,应该受到尊重。快,是可以辐射到马拉松所有赛事组织层面的标准。一场比赛,是不是可以保障高水平业余跑者跑出更好的成绩,在未来越来越成为衡量中国马拉松赛事的重要标志。

 

慢,不应该成为中国马拉松文化的一部分。慢,不等于安全。现在,是时候提出鼓励跑者跑出更好的自己了。只有认真训练的跑者越多,对自己有要求的跑者越多,跑得快的跑者越多,马拉松赛才会越来越安全。

 

第四,体育精神。

 


每年都会有几篇奇葩文章对于跑者、跑步、马拉松进行吐槽,而且传播极为广泛,去年也不例外。

 

去年引发吐槽文章的是一起猝死事件,不是发生在马拉松比赛中的,而是发生在一起行业运动会中的,死者在运动会之前参加过全程马拉松比赛,然后出现感冒症状,然后参加运动会,然后发生悲剧。

 

然后,立即就开始有人站出来,批评运动人群对于个人成绩的追求,批评运动人群对于自我的超越,批评运动人群不该跑得更快更远,批评运动人群不该为自己在比赛中设定目标⋯⋯

 

但是,我想说的是,在这个世界上,尤其是在马拉松项目上,还有一种东西被称为“体育精神”。这不是空谈的体育精神,这是每一个周末,中国的上百万跑者都在实践的体育精神。

 

体育和体育精神是什么?体育,对于青少年而言,是人格的完善;对于成年人而言,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。体育精神,是更高更快更强,是公平竞争,是团队至上。

 

第五,我要上奥运。

 


这个活动原来叫作“我要跑奥运”,其实更形象一些,更符合项目特点。

 

为了加深对于“我要上奥运”活动的理解,我从奥林匹克宪章中找到这样一段话,“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,它追求身体、意志和精神方面的整体平衡和超越,将运动与文化、教育结合在一起。奥林匹克主义寻求创造一种建立在奋斗之上的乐趣,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于世界基本伦理原则的尊重。”

 

“我要上奥运”的选拔过程,不是一次层层淘汰、人员越来越少的过程,而恰恰相反,“我要上奥运”是一个中国马拉松的人才培养计划,是中国马拉松的精英养成计划,是中国马拉松荣誉体系逐层搭建的过程。

 

“我要上奥运”是为中国跑者提供归属感和荣誉感,建立中国马拉松荣誉体系的最好契机。“我要上奥运”是中国跑者应该有的体育自信,这不仅仅是一场万里挑一的选拔,这是一场百万跑者向中国马拉松致敬的盛典,这是在中国推广马拉松精神、推广体育精神的最佳机会。

 

第六,荣誉殿堂。

 


当我结束了前五个关键词的解读,我觉得,最后一个关键词其实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,也就是荣誉殿堂。

 

我们所应该建立的中国马拉松文化,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?他应该是一个荣誉体系,是一座荣誉殿堂。是时候建立中国马拉松荣誉体系了,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跑者的付出,帮助每一个跑者强化自信。这座殿堂之中,每一个中国马拉松大家庭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。

 

中国马拉松的从业者、赛事组织者以自己的专业性,搭建起这座殿堂,在这座殿堂中给予跑者尊重。

 

跑者置身其中,获得自信,享受荣誉,发现更好的自己。

 

各位中国马拉松大家庭的成员,我们理应拥有一种文化上的自信,那就是,体育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,马拉松运动具有改变一代人的力量。

 

提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,改变下一代人,即使不能改变他们的身体,也能改变他们的体育观、胜负观、荣辱观。

 

让我们共同努力,见证变革,创造奇迹。

 

加油!谢谢大家。


转载声明

本文转载自「领跑者FR」

搜索「frontrunnermag」即可关注


 - THE END - 


☞深度阅读:

深度|如果跑鞋会说话

深度|越野赛“传销”指南:如何把Ta拉进越野跑的大坑?

人物|港百赛事总监Janet:友情、环保、公平和越野盛会,永远是HK100的核心价值

人物|大屿山100赛事总监 Clement:奔跑,源自热爱

深度|退赛,并不总意味着放弃

深度|如何选择越野跑比赛?

深度|玉龙雪山奖牌:图案连接传说


声明: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,文章内容仅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!来源:https://ihuipao.com/topic/L1ozbl9DxenWj8Y2BZEn
评论
之后才可以发表评论


客服电话:40099 42195 转 1(工作日9:00~17:00)
© Copyright 爱汇跑 2024 无锡汇跑体育有限公司
备案号:苏ICP备15009041号  

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223号

关注我们